馬芳庭,1959.3~1971.4、1979.7~1982.6任北京化工學院黨委書記,1960.12~1968.3任北京化工學院院長。
周靜,1973.7~1979.7任北京化工學院黨委書記;1982.6-1983.12任北京化工學院黨委書記(代理)。
姜法善,1985.1~1993.10任北京化工學院黨委書記。
盧濟金,1993.10~1994.2任北京化工學院黨委書記;1994.2~1996.8任北京化工大學黨委書記。
馮文林,1996.8~2002.12任北京化工大學黨委書記。
王芳,2002.12~2018.11任北京化工大學黨委書記。
李蘇,1958.8~1960.12任北京化工學院院長。
馬芳庭,1959.3~1971.4、1979.7~1982.6任北京化工學院黨委書記,1960.12~1968.3任北京化工學院院長。
陳鑒遠,1982.6~1985.1任北京化工學院院長。
龐瑤琳,1985.1~1993.10任北京化工學院院長。
樊麗秋,1993.10~1994.2任北京化工學院院長;1994.2~1997.8任北京化工大學校長。
王子鎬,1997.8~2012.6任北京化工大學校長。
袁自煌,男,漢族,1961年2月生,中共黨員,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人。
工作簡歷:1977年至1979年,在金寨縣小學、初中任民辦教師;1979年至1983年,在華東師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專業學習; 1983年至1999年,在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工作,歷任助教、講師、副研究員,教育管理研究室副主任(主持工作)、教育管理研究所副所長(主持工作)、中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會常務副秘書長、科研外事處處長、團支部書記、團總支書記、團委書記、院黨支部書記、黨委委員等職務(其間,1990年1月至1991年1月,在日本國立東北大學作訪問學者;1996年1月至1999年1月,任駐大阪總領館教育領事); 2000年至2014年5月,歷任教育部政策法規司綜合研究處處長、政策法規司副司長、駐大阪總領館教育組參贊銜領事(副司級)、駐大阪總領館黨委委員、教育部政策法規司副司級干部(其間,2006年2月至7月,在中央黨校中青年干部培訓班學習)、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央第44督導組副組長; 2014年5月,任合肥工業大學黨委書記。2018年11月,任北京化工大學黨委書記。
學術活動及學術成果:主要從事教育管理基本理論、宏觀教育政策及日本教育等研究工作,主持或參與多個國家和教育部科研項目及政策文件的研究制訂工作,參編著作10余部,撰寫并發表論文近百篇。
全面主持校黨委工作。
譚天偉,生物化工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教學名師。1986年畢業于清華大學化工系。1993年獲得清華大學博士學位。現任北京化工大學教授,校長,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長,中國化工學會副理事長。
主要從事生物化工研究,在脂肪酶及酶催化合成化學品上進行了大量研究,實現了有機合成用脂肪酶的生產和酶工業催化的應用;建立了基于標志代謝物控制的發酵放大新方法,并用于酵母發酵產品的工業生產;開發了發酵廢菌絲體綜合利用工業化應用新工藝。先后獲國內外發明專利40余項,發表SCI收錄論文300余篇。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以及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創新獎、談家楨生命科學獎、亞洲青年生物技術杰出貢獻獎(YABEC award)等。培養博士和碩士研究生100余名。
全面主持校行政工作。分管黨委教師工作部、人事處、財務處、審計處、招生辦公室。
宋來新,男,漢族,1969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
1991年畢業于北京化工學院應用數學專業,獲理學學士學位,1998年畢業于北京化工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獲工學碩士學位。
歷任北京化工大學校分部綜合辦公室副主任、學生工作辦公室副主任、黨委辦公室主任、財務處處長、校長助理。
負責學校意識形態、思想宣傳、安全穩定、機關黨委、學生、后勤工作。分管黨委宣傳部、學生工作辦公室(武裝部)、校團委、全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研究中心、保衛部(保衛處)、機關黨委、后勤保障部、后勤服務集團。聯系化學學院、數理學院。
甘志華,男,1965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理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北京化工大學黨委常委、副書記。
1987和1990年在天津大學分別獲得高分子化工專業學士學位和高分子材料專業碩士學位,1993年在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獲得高分子物理專業博士學位,之后留所工作,副研究員。1997年在香港中文大學做訪問學者和博士后,1998年在日本理化學研究所(RIKEN)工作,研究員。2004年在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工作,研究員。2012年12月至今,北京化工大學,教授。歷任北京化工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人才引進辦公室主任兼人事處常務副處長、黨委組織部部長。
主要從事生物相容和環境友好高分子材料研究,負責承擔過基金委重大研究項目、中國科學院方向性創新項目、中國科學院戰略先導專項、科技部863重點項目等。2004年獲得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2010年獲得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現任中國生物材料學會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分會秘書長、中國化學會高分子學科委員會秘書、中國科學院工程塑料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院有機功能分子合成與組裝化學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化學會應用化學學科委員會委員、《高分子學報》編委、《應用化學》編委。
負責學校黨委組織、人才工作、研究生培養,分管組織、研究生教育、工會、離退休工作。分管黨委組織部、黨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人才引進辦公室、工會(教代會、工代會)、離退休人員工作處,協管黨委教師工作部。聯系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曲雁,女,1969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研究員,管理學博士。現任北京化工大學黨委常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1992年本科畢業于北京科技大學社會科學系思想政治教育專業,1996年獲得第二學士學位(教育學);2001年、2011年于北京科技大學分別獲得管理學碩士學位、管理學博士學位。
1992年畢業后留校在北京科技大學團委工作,1995年從團委調入紀委監察室,先后任團委宣傳部部長、紀委秘書、監察室副主任、紀委副書記兼監察室主任兼機關黨委副書記等職。
近年來,在《中國高等教育》、《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等期刊發表有關黨風廉政建設理論文章10余篇,同時,參與、主持北京市理論課題研究。
負責學校紀檢、監察工作,分管紀委辦公室、監察處、黨委巡察工作辦公室。聯系經濟管理學院。
曲雁,女,1969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研究員,管理學博士。現任北京化工大學黨委常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1992年本科畢業于北京科技大學社會科學系思想政治教育專業,1996年獲得第二學士學位(教育學);2001年、2011年于北京科技大學分別獲得管理學碩士學位、管理學博士學位。
1992年畢業后留校在北京科技大學團委工作,1995年從團委調入紀委監察室,先后任團委宣傳部部長、紀委秘書、監察室副主任、紀委副書記兼監察室主任兼機關黨委副書記等職。
近年來,在《中國高等教育》、《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等期刊發表有關黨風廉政建設理論文章10余篇,同時,參與、主持北京市理論課題研究。
負責學校紀檢、監察工作,分管紀委辦公室、監察處、黨委巡察工作辦公室。聯系經濟管理學院。
袁自煌,男,漢族,1961年2月生,中共黨員,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人。
工作簡歷:1977年至1979年,在金寨縣小學、初中任民辦教師;1979年至1983年,在華東師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專業學習; 1983年至1999年,在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工作,歷任助教、講師、副研究員,教育管理研究室副主任(主持工作)、教育管理研究所副所長(主持工作)、中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會常務副秘書長、科研外事處處長、團支部書記、團總支書記、團委書記、院黨支部書記、黨委委員等職務(其間,1990年1月至1991年1月,在日本國立東北大學作訪問學者;1996年1月至1999年1月,任駐大阪總領館教育領事); 2000年至2014年5月,歷任教育部政策法規司綜合研究處處長、政策法規司副司長、駐大阪總領館教育組參贊銜領事(副司級)、駐大阪總領館黨委委員、教育部政策法規司副司級干部(其間,2006年2月至7月,在中央黨校中青年干部培訓班學習)、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央第44督導組副組長; 2014年5月,任合肥工業大學黨委書記。2018年11月,任北京化工大學黨委書記。
學術活動及學術成果:主要從事教育管理基本理論、宏觀教育政策及日本教育等研究工作,主持或參與多個國家和教育部科研項目及政策文件的研究制訂工作,參編著作10余部,撰寫并發表論文近百篇。
全面主持校黨委工作。
譚天偉,生物化工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教學名師。1986年畢業于清華大學化工系。1993年獲得清華大學博士學位。現任北京化工大學教授,校長,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長,中國化工學會副理事長。
主要從事生物化工研究,在脂肪酶及酶催化合成化學品上進行了大量研究,實現了有機合成用脂肪酶的生產和酶工業催化的應用;建立了基于標志代謝物控制的發酵放大新方法,并用于酵母發酵產品的工業生產;開發了發酵廢菌絲體綜合利用工業化應用新工藝。先后獲國內外發明專利40余項,發表SCI收錄論文300余篇。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以及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創新獎、談家楨生命科學獎、亞洲青年生物技術杰出貢獻獎(YABEC award)等。培養博士和碩士研究生100余名。
全面主持校行政工作。分管黨委教師工作部、人事處、財務處、審計處、招生辦公室。
任新鋼,男,漢族,1961年3月生,中共黨員,研究員。
主要工作經歷: 1997年4月至2000年8月任北京化工大學學生工作辦公室主任。2000年8月至2002年12月,任北京化工大學校長助理兼北區辦主任。2002年12月至2017年5月,任北京化工大學黨委副書記兼副校長。2017年5月,任北京化工大學副校長。
負責學校統戰、扶貧、本科教學、繼續教育、國內合作交流、校友會、基金會、圖書館工作。分管黨委統戰部、教務處、扶貧辦、國內合作交流處、圖書館、侯德榜工程師學院、巴黎居里工程師學院、繼續教育學院、職業技術學院、校友會、基金會;聯系文法學院。
王峰,男,1966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工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北京化工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1989年畢業于北京化工學院應用化學系,2003年畢業于日本東京都立大學工學部應用化學專業,獲工學博士學位。2003年至2006年在日本國立信州大學完成博士后研究。歷任北京化工大學研究生處副處長、北京化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委書記,2012年6月任現職。
主要從事電催化材料、納米炭材料以及應用電化學工程等領域的研究工作,任材料電化學過程與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主任,兼任日本名古屋工業大學客座教授。2007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011年獲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
先后承擔了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國家863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及面上項目、北京市科技計劃項目以及企業委托項目等10余項科研項目,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SCI、EI收錄論文150余篇。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36件、歐洲和日本發明專利授權各1件,獲省部級科技獎勵一等獎和二等獎各1項。
負責學校國有資產與實驗室安全、國際交流與港澳臺事務、國際教育、西校區工作。分管國有資產與實驗室安全管理處、國際交流與合作處(港澳臺事務辦公室)、國際教育學院、西校區管理辦公室。聯系化學工程學院。
宋來新,男,漢族,1969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
1991年畢業于北京化工學院應用數學專業,獲理學學士學位,1998年畢業于北京化工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獲工學碩士學位。
歷任北京化工大學校分部綜合辦公室副主任、學生工作辦公室副主任、黨委辦公室主任、財務處處長、校長助理。
負責學校意識形態、思想宣傳、安全穩定、機關黨委、學生、后勤工作。分管黨委宣傳部、學生工作辦公室(武裝部)、校團委、全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研究中心、保衛部(保衛處)、機關黨委、后勤保障部、后勤服務集團。聯系化學學院、數理學院。
甘志華,男,1965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理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北京化工大學黨委常委、副書記。
1987和1990年在天津大學分別獲得高分子化工專業學士學位和高分子材料專業碩士學位,1993年在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獲得高分子物理專業博士學位,之后留所工作,副研究員。1997年在香港中文大學做訪問學者和博士后,1998年在日本理化學研究所(RIKEN)工作,研究員。2004年在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工作,研究員。2012年12月至今,北京化工大學,教授。歷任北京化工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人才引進辦公室主任兼人事處常務副處長、黨委組織部部長。
主要從事生物相容和環境友好高分子材料研究,負責承擔過基金委重大研究項目、中國科學院方向性創新項目、中國科學院戰略先導專項、科技部863重點項目等。2004年獲得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2010年獲得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現任中國生物材料學會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分會秘書長、中國化學會高分子學科委員會秘書、中國科學院工程塑料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院有機功能分子合成與組裝化學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化學會應用化學學科委員會委員、《高分子學報》編委、《應用化學》編委。
負責學校黨委組織、人才工作、研究生培養,分管組織、研究生教育、工會、離退休工作。分管黨委組織部、黨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人才引進辦公室、工會(教代會、工代會)、離退休人員工作處,協管黨委教師工作部。聯系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任鐘旗,男,1976年2月生,山西聞喜人,中共黨員,工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北京化工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1999年7月畢業于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 2004年7月畢業于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獲化學工程與技術專業工學博士學位。其中,2001年5月到2002年9月,在德國Kaiserslautern大學化學工程系進行合作研究。2004年7月進入北京化工大學化學工程學院工作。2010年獲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青年教師獎、2010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015年獲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全國石油和化工優秀科技工作者”。
主要從事多元復雜體系的新型分離過程及分離新材料開發等方面的研究,承擔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子課題、教育部及北京市科委等科研項目的資助,在AIChE J., Chem. Eng. Sci. I&EC R., Chem. Eng. J., J. Membr. Sci., JMCA等國內外學術期刊共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被引1500余次,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8件,授權8件,參編教材1部(副主編)。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二等獎1項;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優秀教材二等獎1項,中國化工教育科學研究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等。
負責學校黨政辦公室、基建、新校區建設、信息化、昌平校區工作。分管黨委辦公室(保密辦)、校長辦公室、基建處、新校區建設指揮部、信息化辦公室(信息中心)、北校區管理辦公室。聯系機電工程學院。
曲雁,女,1969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研究員,管理學博士。現任北京化工大學黨委常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1992年本科畢業于北京科技大學社會科學系思想政治教育專業,1996年獲得第二學士學位(教育學);2001年、2011年于北京科技大學分別獲得管理學碩士學位、管理學博士學位。
1992年畢業后留校在北京科技大學團委工作,1995年從團委調入紀委監察室,先后任團委宣傳部部長、紀委秘書、監察室副主任、紀委副書記兼監察室主任兼機關黨委副書記等職。
近年來,在《中國高等教育》、《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等期刊發表有關黨風廉政建設理論文章10余篇,同時,參與、主持北京市理論課題研究。
負責學校紀檢、監察工作,分管紀委辦公室、監察處、黨委巡察工作辦公室。聯系經濟管理學院。
譚天偉,生物化工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教學名師。1986年畢業于清華大學化工系。1993年獲得清華大學博士學位。現任北京化工大學教授,校長,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長,中國化工學會副理事長。
主要從事生物化工研究,在脂肪酶及酶催化合成化學品上進行了大量研究,實現了有機合成用脂肪酶的生產和酶工業催化的應用;建立了基于標志代謝物控制的發酵放大新方法,并用于酵母發酵產品的工業生產;開發了發酵廢菌絲體綜合利用工業化應用新工藝。先后獲國內外發明專利40余項,發表SCI收錄論文300余篇。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以及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創新獎、談家楨生命科學獎、亞洲青年生物技術杰出貢獻獎(YABEC award)等。培養博士和碩士研究生100余名。
全面主持校行政工作。分管黨委教師工作部、人事處、財務處、審計處、招生辦公室。
張立群,男,漢族,1969年12月生,內蒙古人,中共黨員,工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北京化工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1990和1995年在北京化工大學分別獲得橡塑工程專業學士學位和材料學專業博士學位,之后留校工作。其間:1999年至2001年,分別在美國阿克倫大學聚合物科學系和凱斯西儲大學高分子系做訪問學者和博士后。歷任北京化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院長。2020年5月,任北京化工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主要從事橡膠材料科學與工程、聚合物納米復合材料、生物基高分子材料與聚合物加工工程方面的研究。2005年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2007年獲國家杰出青年基金,2012年入選第一批國家“萬人計劃”,2013年入選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發表文章40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訊聯系人發表的SCI收錄文章300余篇,入選Elsevier 2014-2019年中國高被引學者名單。100余次被邀在大型國際會議上做大會報告、邀請報告、大會共同主席和分會主席。主編國內著作2部。獲得中國發明專利200余項。以第一獲獎人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兩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獲得美國化學會橡膠分會Sparks-Thomas科技獎(每屆全球1名)、日本化學工學會SCEJ亞洲研究獎(每屆亞洲2名)、國際聚合物加工學會Morand Lambla Award(每屆全球1名)、國際橡膠會議組織獎章IRCO Medal(每屆全球1名)。
現任教育部彈性體材料節能與資源化工程中心主任,中國輪胎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技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化工學會理事(橡塑產品綠色制造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材料研究學會理事(高分子材料工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復合材料學會榮譽理事、中國合成橡膠工業協會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擔任Science Bulletin 、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高分子通報、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橡膠工業等學術期刊的副主編和編委。
負責學校規劃、學科建設、科技工作。分管規劃與學科建設辦公室、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高新技術研究院、軟物質科學與工程中心。聯系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
雷涯鄰,女,1966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北京化工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1984年9月至1988年7月,江漢石油學院英語師資班本科學習,畢業后留校任教。1993年9月至1998年6月,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經管系與石油工程系聯合培養碩博研究生,獲博士學位。1998年7月至2020年5月,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工作,其間:2002年2月至7月,美國Texas A&M大學訪問學者,兼職教師。2000年12月至2008年10月,歷任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人文經管學院副院長、副書記(主持工作)、院長。2005年6月至2020年5月,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黨委常委、副校長。其間: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掛任吉林省長白山保護開發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2020年5月至今,任北京化工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主要從事資源和能源環境經濟與政策、人力資源管理、戰略管理研究。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和專項基金項目4項,國家軟科學研究計劃、科技部、國土部等省部級和國際合作項目30余項。獨立及合作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其中國際SCI/SSCI檢索論文80余篇;獨立及合作出版學術專著(譯著、教材等)10余部。2011年入選北京市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主講《人力資源管理》被評為北京市精品課程,主編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工商管理英語》,被評為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先后獲中國黃金協會科技成果二等獎,國家能源局軟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二等獎。現任教育部高等學校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管理科學與工程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地質礦產經濟學會礦業權分會副理事長,國際SSCI期刊<Resources Policy>共同主編,中文《資源與產業》主編。培養碩士和博士研究生100余名。
負責學校產業、招投標、教師培訓工作,協助負責學校財務工作。分管北京北化大投資有限公司、大學科技園管委會、采購與招標辦公室、教師發展中心,協管財務處。聯系馬克思主義學院。
任新鋼,男,漢族,1961年3月生,中共黨員,研究員。
主要工作經歷: 1997年4月至2000年8月任北京化工大學學生工作辦公室主任。2000年8月至2002年12月,任北京化工大學校長助理兼北區辦主任。2002年12月至2017年5月,任北京化工大學黨委副書記兼副校長。2017年5月,任北京化工大學副校長。
負責學校統戰、扶貧、本科教學、繼續教育、國內合作交流、校友會、基金會、圖書館工作。分管黨委統戰部、教務處、扶貧辦、國內合作交流處、圖書館、侯德榜工程師學院、巴黎居里工程師學院、繼續教育學院、職業技術學院、校友會、基金會;聯系文法學院。
王峰,男,1966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工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北京化工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1989年畢業于北京化工學院應用化學系,2003年畢業于日本東京都立大學工學部應用化學專業,獲工學博士學位。2003年至2006年在日本國立信州大學完成博士后研究。歷任北京化工大學研究生處副處長、北京化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委書記,2012年6月任現職。
主要從事電催化材料、納米炭材料以及應用電化學工程等領域的研究工作,任材料電化學過程與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主任,兼任日本國立名古屋工業大學客座教授。2007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011年獲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先后承擔了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國家863計劃項目、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及面上項目、北京市科技計劃項目以及企業委托項目等十余項科研項目,在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Nano Energy、ACS Catalysis等國際期刊上發表SCI學術論文共190余篇,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36件、歐洲和日本發明專利授權各1件,獲省部級科技獎勵一等獎和二等獎各1項。
負責學校國有資產與實驗室安全、國際交流與港澳臺事務、國際教育、西校區工作。分管國有資產與實驗室安全管理處、國際交流與合作處(港澳臺事務辦公室)、國際教育學院、西校區管理辦公室。聯系化學工程學院。
任鐘旗,男,1976年2月生,山西聞喜人,中共黨員,工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北京化工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1999年7月畢業于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 2004年7月畢業于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獲化學工程與技術專業工學博士學位。其中,2001年5月到2002年9月,在德國Kaiserslautern大學化學工程系進行合作研究。2004年7月進入北京化工大學化學工程學院工作。2010年獲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青年教師獎、2010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015年獲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全國石油和化工優秀科技工作者”。
主要從事多元復雜體系的新型分離過程及分離新材料開發等方面的研究,承擔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子課題、教育部及北京市科委等科研項目的資助,在AIChE J., Chem. Eng. Sci. I&EC R., Chem. Eng. J., J. Membr. Sci., JMCA等國內外學術期刊共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被引1500余次,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8件,授權8件,參編教材1部(副主編)。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二等獎1項;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優秀教材二等獎1項,中國化工教育科學研究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等。
負責學校黨政辦公室、基建、新校區建設、信息化、昌平校區工作。分管黨委辦公室(保密辦)、校長辦公室、基建處、新校區建設指揮部、信息化辦公室(信息中心)、北校區管理辦公室。聯系機電工程學院。